各有關單位:
為穩步推進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戰略實施,圍繞省委、省政府“兩新”、“三區”目標部署,按照《青海省“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任務,依據《青海省省級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特制定青海省2014年度基本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點
?。ㄒ唬├^續推進“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確定的“循環利用與節能減排技術行動”等10個重大科技行動、“鹽-氣產業鏈技術”等16個技術創新基地,深化實施“123”科技支撐工程和“1020”生態農牧業重大科技支撐工程,為“雙百”工業項目和50個重大工業技術進步項目提供科技支撐,加快我省創新能力突破。
?。ǘ┐罅χС治沂鹘y優勢產業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優先解決傳統優勢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所面臨的關鍵技術難題,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傳統優勢產業的融合滲透,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ㄈ┘訌娞赜猩镌乇Wo建設、污染防治關鍵技術的研發及示范推廣,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
?。ㄋ模┘訌姺衔沂^域創新特點、具有推廣應用前景的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進一步支持發展方向明確、科技產出明顯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ㄎ澹┘訌娒裆萍紕撔?,支持現代農業、醫療與健康、城鄉建設與管理、公共文化、社會安全與應急保障、社區服務信息化管理創新等民生需求強、涉及面廣、影響大的重點項目,優先解決群眾健康、公共安全等瓶頸問題。
?。┩七M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產業技術集群等發展,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前瞻布局一批產業關鍵技術,推動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科技計劃定位及資助強度
基本科技計劃定位及平均支持強度
基本計劃分類 | 子 計 劃 | 定 位 |
平均 支持強度 |
預期目標要求 | ||
---|---|---|---|---|---|---|
科技支撐計劃 |
1、重要產業的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示范應用。 2、重大工程關鍵技術工程化應用。 3、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發展。 |
300萬元 |
1、形成大規模經濟效益或具有重大的社會生態效益。 2、支撐重大科技工程。 3、推動民生科技進步。 |
|||
高新技術研究發展及產業化計劃 | 高新技術研究與發展 | 在高新技術領域,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及新裝備的研發研制,培育高新技術產業。 | 150萬元 |
1、中試及工業試驗規模; 2、獲得專利等成果,為產業化奠定基礎。 |
||
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計劃 | 企業技術創新資金 |
1、支持和引導規模以上企業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活動。 2、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開發和試制研究。 |
200萬元 |
1、解決工程化關鍵技術; 2、重點支持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重點產品的示范生產,推動高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
||
中小科技企業促進計劃 | 以風險投資、償還性資助等方式進行支持和引導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下的中小微企業。 | 150萬元 | ||||
科技促進新農村建設計劃 | 農業科技轉化與推廣 | 支持對全省農牧業可持續發展帶動作用強、影響范圍廣的共性、關鍵技術的集成轉化。 | 150萬元 | 農業生產中新技術、新產品、新品種推廣轉化,建立技術標準和生產模式。 | ||
星火計劃 | 圍繞農產品加工、農村信息化、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支持熟化后農業技術的推廣及產業化。 | 200萬元 |
1、規?;夹g推廣。 2、以產業鏈模式推進技術推廣,為全省農業產業發展服務。 |
|||
基層專項 | 支持縣級政府組織開展與本地區特色、支柱產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提升地方科技發展水平。 | 150萬元 | 建立地區主導產業技術體系,形成技術推廣模式,支撐引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 |||
農村牧區新能源 | 建立清潔、經濟型農牧區用能體系。 | 100萬元 | 解決關鍵技術,形成適合我省的農牧區用能模式。 | |||
科技創新能力促進計劃 | 自然科學基金 | 支持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開展基礎研究工作。 | 30萬元 | 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 | ||
應用基礎研究 | 開展前瞻性、全局性和帶動性的應用基礎研究。 | 30萬元 | 獲得專利、論文等科技成果。 | |||
軟科學研究 | 圍繞科技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改革、創新體系、政策制定等開展研究。 | 10萬元 | 提供決策和科技政策制定理論依據。 | |||
科技條件平臺建設計劃 | 重點實驗室發展專項 | 資助績效優良的省級重點實驗室改善科研環境和實驗條件,引進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 | 200萬元 | 改善科研條件、提高水平、培養和引進人才。 | ||
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 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礎性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和共享服務平臺。 | 100萬元 | 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 | |||
國際科技合作 | 通過國際合作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 30萬元 | 提升我省國際合作研究水平。 |
三、支持方式
根據項目的不同特點,2014年度青海省科技項目將分別采用無償資助、事后補助、貸款貼息、績效獎勵等資助方式,積極探索實踐風險投資、償還性資助等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金參與科技項目實施。
四、申報要求
(一)申報推薦程序
各申報項目應嚴格按照管轄權限逐級進行網絡申報、審核推薦。各類企業的申報項目按單位注冊地由所在的市、州科技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單位進行網絡審核推薦;市、州所屬科研事業單位的申報項目由所在的市、州科技局進行網絡審核推薦;省級行政事業單位、中央駐青科研單位、中央及省直屬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聯盟等單位申報的項目可由所在單位直接向省科技廳進行網絡審核推薦。
?。ǘ┥陥髥挝坏臈l件和要求
1、申報單位應是在青海省注冊滿一年以上(2013年2月底前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
2、突出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產業化項目應由企業牽頭申報、科研機構參與,項目實施地點原則上應在青海省內。
3、申報單位應具備承擔相應科技計劃項目的綜合能力,規章制度健全,同時具有良好誠信。有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財務狀況良好,資產負債率原則上不應超過60%。
4、申報單位應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機構和財務管理制度,能夠做到經費??顚S?,單獨核算,有自籌經費的項目必須提供配套貨幣資金證明,并保證及時足額到位。
5、項目申報單位(包括聯合申報中的任意一方)就同一項目或相同研究內容,不得在不同年度或不同計劃重復交叉申報,如發現以上情況,取消該單位當年申報資格。
6、每個項目的聯合申報單位原則上不超過4個法人單位。
7、以企業為主體申報項目的,應具有研發工作基礎。原則上須是近三年內享受過研發費加計扣除等科技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并附相關憑證。無法享受相關科技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須出具開展科研工作的情況說明及證明材料。
8、產學研聯合項目應滿足以下條件:
?。?)產學研聯合項目應由企業為主體聯合省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申報,聯合申報單位應簽有責權利明確的項目合作協議;
?。?)申報項目的產出必須落到具體的產品(裝備、系統),部分行業應用性較強的需組織試點示范工程。
?。?)申報企業前期已支付合作科研單位的資金不低于30萬元(其中就申報項目相關內容已撥付科研教學單位的經費不低于10萬元)。
?。ㄈ╉椖控撠熑说臈l件和要求
1、項目負責人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須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5周歲(截止到2014年3月底),從事相關研究或技術開發三年以上。
2、課題負責人用于本課題研究時間不少于本人工作時間的60%,每個課題負責人同期只能主持一項科技計劃項目(課題),作為主要參加人員同期參與承擔的科技計劃課題數(含負責主持的課題數)不得超過兩項。
3、除基層專項外,各級政府公務員、專職科研管理人員不得參與項目申報。
4、近三年內有應結未結、暫緩暫停、強制中止和撤消項目等不良信用記錄的科研人員,不能申報本年度計劃項目。
五、其它要求
項目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本通知所規定的項目申報條件、指南范圍要求,做好項目篩選和組織申報工作,在申報資料完整性與真實性、申報單位及項目負責人科研誠信等方面進行認真審查,嚴格把關。
六、申報方式
?。ㄒ唬└黜椖可陥髥挝豁毻ㄟ^青海省科技項目管理系統(網址:http://www.qhkj.gov.cn)注冊并登陸申報。在項目申報材料經網上形式審查通過后,須提交由系統生成并加蓋公章的文本材料一式3份(含附件復印件)至項目受理中心。在網上提交時,須同時按各計劃要求提交下列資料的原件掃描件:
1、必須提供的附件資料:
?。?)申報單位(含所有參加單位)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
?。?)項目負責人身份證明、畢業(學位)證書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
?。?)有自籌資金的項目,必須提供自籌資金承諾函;
?。?)聯合申報合作協議(包括任務分解、考核指標、經費分配比例和知識產權歸屬等);
?。?)有經營活動的項目申報單位,必須提供上一年度由第三方審計機構出具的用于工商年檢的財務審計報告;
?。?)產業化項目須提交立項依據,并同時提供環保部門批復的環境質量影響評價報告;
?。?)相關研究成果或前期工作證明材料(如專利、成果鑒定、文獻或樣品檢測報告等),同時提交有資質的查新機構出具的有效科技查新報告;
?。?)按不同計劃要求提供相應必備資料。
?。ǘ┦苁】萍紡d委托,由青海省科技項目受理中心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不符合申報要求的申報材料,予以退回。
?。ㄈ┞撓捣绞?br>
1、項目受理單位:青海省科技項目受理中心
聯 系 人:李廷鵑 朱 煜
聯系電話:0971-6183576 6311823 6137136
電子郵箱: zhuyu@qhinfo.net
技術支持電話:0971-6166021
2、項目管理單位:
?。?)科技支撐計劃:
?、傩履茉?、新材料、礦產資源、鹽湖化工、高端裝備制造、制造業信息化、生物醫藥及工業節能減排部分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
聯系人:李 巖 魏 明
聯系電話:0971-8244566
?、诰G色現代農業、生態畜牧業、生物醫藥、科技惠民、農村及社會發展節能減排部分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農村與社會發展處
聯系人:馬本元 馬 瑞
聯系電話:0971-8244588
?。?)高新技術研究發展及產業化促進計劃: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
聯 系 人:李 巖 魏 明
聯系電話:0971-8244566
?。?)科技促進新農村建設計劃:
?、俎r業科技轉化與推廣、星火計劃、基層專項: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農村與社會發展處
聯 系 人:馬本元 馬 瑞
聯系電話:0971-8244588
?、谵r村牧區新能源:
青海省農村牧區能源辦公室
聯 系 人:楊廣智 張海滿
聯系電話:0971-8244844
?。?)科技創新能力促進計劃:
?、僮匀豢茖W基金、應用基礎研究、軟科學研究: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政策法規與基礎研究處
聯 系 人:白海龍 趙以蓮
聯系電話:0971-8244525
?、诳萍紬l件平臺建設計劃:
重點實驗室發展專項: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政策法規與基礎研究處
聯 系 人:吳玲娜 趙以蓮
聯系電話:0971-8244525
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科研條件財務處
聯 系 人:張 燕 張巍山
聯系電話:0971-8233815
?、蹏H科技合作:
青海省科學技術廳國際合作辦公室
聯 系 人:焦士元 顏有奎
聯系電話:0971-8233278
?。ㄋ模╉椖渴芾斫刂箷r間:
各計劃網上受理截止時間為2014年2月20日,逾期不再受理材料提交。請各申報單位按期提前申報,以免臨近截止時間網絡擁堵造成項目無法申報。
?。ㄎ澹┯嘘P各計劃的具體要求詳見各計劃指南,可在青海省科技廳網站(網址:http://www.qhkj.gov.cn)下載。
2、2014年度青海省高新技術研究發展及產業化促進計劃指南.doc